发布时间:2025-08-26 13:23:48 来源:55adad.com 作者:焦点
你目前的情况属于饮食紊乱中的嗜食症,饮食紊乱的发生与自信、沮丧、能力、沟通以及自我表达等心理问题有关。可导致饮食紊乱的因素包括社会上流行以节食为主的减肥观,文化中推崇以瘦为美的审美观和来自自己或他人的“完美主义”的压力,以及对食物和营养的错误信条等等。一般来说,易发生饮食紊乱者多半是那些聪明、迷人、精力充沛、自觉和努力工作的人,90%~95%为女性,最高发的年龄在12~25岁。那些自信心低或存在社交焦虑,追求完美,逃避冲突和总想得到别人赞赏的人比没有这些性格的人更容易患饮食紊乱。最常见的三种饮食紊乱包括厌食症,贪食症和嗜食症。厌食症者多倾向于顺从,寻求赞赏,逃避冲突,追求完美,害怕社交,偏执或冲动,以及有着高于平均水平的智商。表现为当减肥至理想体重的85%(或体重指数低于17.5)时,害怕体重进一步增加,从而对食物过分担忧,并出现饮食习惯和行为异常。伴随着厌食症的出现,还有明显的情绪变化,如易怒,沮丧,喜怒无常和日趋严重的与外界隔绝等都很常见。典型的贪食症表现为每周至少2次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吃大量的食物,再通过引吐、吃泻药、利尿剂、禁食或强迫性运动来清除身体中过多的热量。贪食症多在20岁左右发病,国外病例半数以上可伴有严重的情绪低落,经常性酗酒或吸毒问题。贪食症者的体重通常在正常范围内,但很容易发生波动。嗜食症可以是任何年龄的人,但经常到成年时才认识到,嗜食症与贪食症很相似,但没有清除所吃食物的行为。他们的吃是为了逃避感情,而食物又使他们感到失控。他们经常躲避有食物提供的社交场合,但却无法摆脱对食物、节食和体重等问题的迷恋。多数嗜食者为超重或肥胖者,且常伴有肥胖相关性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肪肝和高血脂等。根据以上阐述,你应该先寻找心理医生实施认知心理治疗,重建科学减肥的理念和纠正对肥胖、食物和健康的某些错误认识。也可以通过完成饮食日记监测和检查进食习惯和饮食行为,了解问题发生时的情境和感受,进而巩固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矫正不良的进食行为,改善不适当的想法和感觉。碳水化合物又称之为“情绪食物”,因为很多人摄食后会感觉舒服和平静,其镇定作用是因为摄入很多碳水化合物之后可使大脑的神经细胞分泌一种被称之为血清素的化学物质,该物质掌管着睡眠、情绪、摄取食物和痛苦的承受度等。当血清素的水平很高时,就不易发怒并感觉舒适。所以,你的这种饮食紊乱应该与情绪和工作压力等因素有关,经常要靠食物来舒缓情绪压力,久而久之,就逐渐分不清究竟是因为饥饿,还是因为不良情绪而摄取食物,加之你对某些减肥、食物和健康知识的错误理解,当这种又想舒缓精神压力,又想减肥,维持体形苗条的矛盾心理发生冲突时,就使你感觉极为痛苦、沮丧和无助。因此,你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找回生理性饥饿感,而不受情绪和压力的影响摄取食物,通过做一些你所喜欢的休闲活动来克服因情绪化饥饿而摄取食物的不良行为,如用吃东西来代替工作;靠吃东西来排遣精神紧张、气愤、孤独或疲倦等不良情绪;以及在有人在场时饮食适度,一旦独饮独食时则毫无节制等。
请你用芬氟拉明和氯丙嗪,芬氟拉明口服,第一周每日40mg,早晚餐前0.5-1小时服.连服不超过6个月,最后4-6周应逐渐减量至停药,服药后患者均能适应饮食控制,有明显减少脂肪积聚的效果,一般服药12周后平均腹围减少10.1cm,平均体重减轻6.14kg。氯丙嗪口服,50mg晚上服用,小剂量可起到镇静的作用。以上两种药物合用有镇静、抑制食欲、减肥的功效。祝你好运。
查看更多关于 谁能帮我止住暴饮暴食?... 的医生回答>>
相关文章